035-手作:厨房地巾 #
发布日期:2022.08.21
我的第1个手作厨房地巾:



我为什么要做厨房地巾? #
我一直觉得厨房【地垫】没大用。
1· 市售的长方形、或大长条地垫,放在灶台下、水池下,便会在视觉上把本来就狭小的厨房又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几块,凌乱且更显拥挤。
2· 地垫,都偏厚、硬。而且反面无吸水功能。
相对的,【地巾】就更柔软,且双面都有吸水功能。
更可以一只脚踩着地巾,满厨房随意擦。灶台下溅的油、水池下滴的水、餐桌下洒的食物…..
实用性100分,爽!
3· 【地巾】可以扔进洗衣机随便洗。
【地垫】却不易手洗,用久了会油腻腻,且机洗很容易洗坏。
我的30㎡小屋的厨房里,需要一块小号地巾。
市售的款式、尺寸都不合适。
我之前是用淘汰的毛巾,折叠起来替代的:

还不够。
我想要一块更好用、更好看、我手作的、称心如意的:厨房地巾。
布料: #
昨天收到了这款布。
是我最近淘到的非常喜欢的一款。
它是:
纯棉水洗色织的纱布,有着双层褶皱。
不掉色、不起球。
颜色,是老绿色的。
非常适合我最近想做的地巾、厨房抹布。
拿到之后,我用消毒液和洗衣液混合,低温洗了一遍。
一是消毒杀菌,二是新布会有棉絮,洗过之后,做的时候就不会飘很多毛毛。
2.7米的宽幅,硕大一块~
难得我30㎡的小家,也有这样理想的晾晒场。
二楼走廊玻璃墙这里,是我晾晒大物、抹布等的好场所。


制作: #
1· 布料2片 #
我需要一个可以放在厨房水池下方的地巾。

我量了一下,我需要的成品尺寸是:35cm× 25cm
这个布料是带弹力的,不太听话,所以需要多留一些富余。
所以:布料尺寸是:40cm× 30cm(横竖各留出来5cm的富余),一共裁剪2块。
2· 辅棉1块 #
另外需要1块辅棉,尺寸和成品一样大:35cm× 25cm。
辅棉可以增加地巾的厚度,也会为这种柔软的布料带来一定的“筋骨”,更加挺括好看、也更加好用。
我用的是2mm厚的。

3·刺绣 #
这是我之前绣好的,感觉和地巾很配。
在成品地巾的正面,右下方找个合适的位置,用珠针固定四边。


缝上去。
因为布料太柔软,我用绣绷辅助,就容易多了。

一共需要缝两圈。
先缝内圈,这样整个布料就固定了。
再缝外圈就容易了。
缝外圈的时候,需要特别处理的是“四角”。
用一个锥子辅助,把布的毛边塞到里面去,缝得干净一些,整个成品就会更精致。

4·固定辅棉 #
用熨斗“尼龙”档位,把辅棉粘贴到布料上。
5· 缝制 #
2片布的正面相对,缝一圈,剩8厘米左右的反口,然后整个翻过来到正面。
这样不好看的缝线就被翻到里面去了。

等一下!
翻过来【之前】,记得把内部的四角、毛边处理一下。
这样翻过来以后,成品正面就会更平整。



6· 缝反口 #
反口处用藏针法缝得好看一些。

7· 缝固定线 #
正反两面,用水溶笔划九宫格,缝线固定。这样会让成品更结实耐用。这个就非常考验绣工啦~
正反两面的线都在“明面儿”上。
8·整理 #
用喷壶喷水,之前用可溶笔画下的蓝色笔迹就会自动消失了。
晾干,完成!


吸水的样子,安心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