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家庭投资课笔记 30~45 #
发布日期:2022.07.19

学习资料: #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得到APP
从2022年6月13日开始Round3。
计划2022年6月26日之前完成。

我的目标: #
第一,获取投资的正见。包括对市场规律的理解,对股市和各种投资品类的分析,对风险的理解,和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的研究结论与投资方式,等等。
第二,Update我的家庭投资系统,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流程、投资原则等。
第三,追求长期利益,实现投资成功,让家庭财富增值。
学习笔记: #
【工具1-30】
1· 应该什么时候做再平衡?多久做一次合适?有没有公认的最佳方法?
从长期来看,没有哪种再平衡方案是最佳的,你选择一种自己习惯的就好。
总体来说,再平衡有两个变量需要考虑——幅度与时间。
幅度,说的是一个资产,经过变化之后和你一开始分配的比例偏离的量有多大,比如一开始你设定的是50%股票50%债券,后来变成60%和40%了,那么偏离程度就是10%;而时间,说的是你大概多长时间、什么频率来维护一次自己的投资组合。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天天盯着市场再平衡,但也不能十年、二十年什么都不管。
2· 通过再平衡,可以获得更高的夏普比率。也就是说:**单位波动获得的收益变高了。
我们的结论是:从长期来看,没有哪种再平衡方案是最佳的,你选择一种自己习惯的就好。但是,千万不要不做再平衡。
3· 在市场有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自上而下地检查我们的大类资产占比有了哪些变动,需不需要进行再平衡。明确了顶层的计划,再去考虑微观层面如何操作。
市场波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投资组合做再平衡,那么偏离多大的时候需要再平衡呢?这一讲我们给出了一个结论:计划的细节没那么重要,从长期来看,没有哪种再平衡方案是最佳的,你选择一种自己习惯的就好。重要的是当波动来临的时候,你要坚持你的计划。
投资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你一定要知道,建立自己的一套方案,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永远比每次遇到事情都进行应激反应的效果更好。
当然,随着你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增加,你的计划和方案本身在不断迭代,但只要确定了一个方案,然后有纪律、系统性地坚持,长期来看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工具2-31】
4·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提出的。它说的是我们在理解钱和感受钱的时候,往往会对不同的收入支出构建出不同的心理上的账户,来分别衡量。
我们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钱,根据不同的用处、目标和风险偏好,分成不同的账户分别管理。
5· 四笔钱 #
1)活钱管理:是随时拿出来取用的,比如支付日常开销。
2)稳健理财:需要比较稳健的,波动不能太大的,比如半年后要交的一笔房租甚至房贷,或者明年后年给孩子的学费。
3)长期投资:是很长时间可以不用的钱,我就能接受更大的波动和回撤,并且可以追求长期的高收益。
4)保险保障:就是要给自己和家庭一些保险和保障。
6· 为什么这种按心理账户分成四笔钱的方式,可以弥补单纯的资产配置带来的问题呢? 因为在资产配置视角里,我们考虑风险偏好时针对的是人,而事实上,风险偏好对应的主体更应该是钱。
7· “心理账户”这种分法会带来两个非常大的好处:
第一,如果我们给一笔钱分好类别,就像是给它打了某种标签一样,心理自然会对这笔投资产生更正确的期待。
比如你把钱归类为长期投资,那么如果这笔钱产生了账面浮亏,你会更好接受,因为长期投资的波动就应该是大的,浮亏是正常的。而你稳健投资的部分表现应该还不错,这在心态上也会帮助你把长期投资的部分坚持下去。
第二,你把钱非常清楚地分好类之后,当市场处于狂热状态的时候,如果你想把稳健部分的仓位移到高风险仓,你需要克服的心理阻力会更大,这样就会减低你去动本来不该动的那些钱的几率。
而且,即便你还是这么做了,心里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等到日后复盘的时候,能更清晰地判断自己这种行为是不是合理的。
在这种反复的自我观察之中,我们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着更深的认识——这些都对我们的长期投资是很有好处的。
8· 四笔钱,它们的比例各占多少合适呢? #
日常的活钱和保险保障的部分我就不说了——这两个部分每个人情况不太一样,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就好。
而稳健和长期这两个部分,我的建议是这么分。先来预警一下:我这个分法,是完全自创的,完全不是某种科学方法算出来的,你可以理解为是独家,也可以开玩笑说这是一个有点玄学的方法,仅仅供你参考:
第一,首先把那些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也就是到了某个时间肯定要花的钱,放在稳健这个池子里。这个时间,我相对保守一点,是五年。
比如五年之内你可能想买房,需要付首付;或者两年以后你要给孩子付大学学费;或者是你家随时应付意外和大病的医疗基金,没准哪年发生,那么统统放在稳健池或者核心仓里。因为股市完全有可能五年不涨,或者五年跑不赢通胀,稳健一点没有坏处。
然后,你把自己剩下能投多少钱计算一下。
比如20万吧。之后,你自己平时没事感受感受,如果你的投资账面上亏损多少,自己就比较不舒服了,甚至晚上有点睡不好了——比如20万亏5万你就比较难受了吧——然后你用5万除以1/3(就是乘以3),也就是15万。这部分钱,放到长期投资(卫星仓)的池子,剩下的钱,还是放在稳健理财的池子里。
你可能好奇我是怎么计算的,其实也很简单:我认为,长期投资这笔钱,如果管理得还可以,由于市场波动出现1/3的浮亏是很正常的(当然如果管理得很差,瞎买 P2P 之类的,跌90%都很正常,这里我们只说一般情况),所以为了让自己睡得着觉,不会把投资理财这件事变成太大的生活负担,你放进来的钱大概是能接受亏损钱数的三倍就差不多了。
就像我说的,这些数字并不是什么科学计算的结果,更多是心态上的把握。但也正是心态这个东西,最影响我们的长期收益了。
9·我们总结一下:
1)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可投资的资产分成3~4笔钱;
2)然后根据每笔钱的收益与波动目标,来选择资产配置的方案;
3)方案有了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具体的产品来实现你的方案;
4)在之后的波动中根据自己的计划做再平衡。
这样自上而下的计划,就会为我们系统、长期的投资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工具3-32】
10· 有一个被历史证明过的体系或者系统,然后长期坚持下去,哪怕不会收益永远最高,但总是比没有体系,只靠应激反应行动强得多。
【工具4-33】
11· 有什么操作简单,又能旱涝保收的投资选择吗?
当然有,量化对冲基金。
对冲就是使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把自己不想要的风险去掉,而保留自己希望承担的风险。
12· 所谓的期货,其实就是一种金融工具,代表某种东西在未来的价值——不管是大豆、鸡蛋、石油、铜和铁等等都行。
期货被设计出来的初衷,就是为了规避风险。
13· 说到这里终于可以介绍我们这一讲的主角了,就是可以供我们个人投资者买卖的,绝对收益类的公募基金。这类产品也很容易找到,基金名称的关键词一般会叫:量化对冲、绝对收益策略、对冲套利,等等。
我在文稿里列出了几个相关产品的收益走势图,你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类基金走势的特点:平稳、有效、熊市表现不错、牛市大幅跑输。平均下来年化收益在6%~9%之间,属于稳健理财的范畴。
14· 我怎么选择这类基金?
几个关键词:量化对冲、绝对收益策略、对冲套利等等,你在常见的基金购买平台一搜就可以找到不少相关产品。选择这类基金,除了规模,是开放还是封闭,基金公司品牌如何这些常识之外,我觉得还要看这么几点:
第一,看基金长期的历史表现是不是稳定。尤其是大熊市的时候,基金做没做到所谓的绝对收益,市场大跌的时候回撤控制得如何。比如2015年、2018年都是不错的观察窗口。既然打了对冲的招牌,说到是应该做到的。
第二,这类基金通常有个小问题,就是收费比较贵,1%~1.5%的管理费是比较常见的。虽然绝对收益的确可贵,但买的时候在成本上也要货比三家。
最后,不只是量化对冲基金,选择任何基金产品,最重要的都是对基金经理能力和人品的认知。当然,对人的判断永远是最复杂的,作为普通投资者也未必有太多机会接触基金经理本人。不过如今不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大家都开始更加注重和客户的沟通,基金经理也更加频繁地选择出来发声,宣传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做事方式,我们也可以在文章和采访中,逐渐观察他们是否适合自己,并慢慢建立长期的信任。
【工具5-34】
15· “固收+”基金:“固收”当然指的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是指在固定收益之上,这类基金还会通过一些其他比较稳定的策略来增强整体收益。
这类基金根据具体仓位和策略不同,大概年化收益会在4%~8%之间,而最大回撤会控制在0~10%左右。
16· “固收+”类基金到底是什么,都在投资些什么呢?
“固收”的部分,当然主要以各种债券资产、债券基金为主;而“+”的部分,其实只要是法律法规之内,能够增加基金整体收益的策略都在考虑范围,比如股票、可转债、股指期货、打新、ABS、定增、统计套利……
17· 那么怎么找这类产品呢?
一些关键词:汇利、安和、稳健、新回报、趋势优选,甚至有的产品组合名字里还有安享、养老、幸福等等。你可以搜索这些关键词,然后点开基金详情筛选一下,是不是我们讲的这类基金。记得买的时候也要货比三家。
【工具6-35】
18· 网格交易
先来说说网格交易法的原理。
其实它的核心理念非常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市场中短期价格难以预测,但是大概率都会在某个区间范围内波动。所以,在波动的过程中,每下跌一些我们就可以买入,而上涨的时候可以分批卖出。这样反复循环,就能在震荡中持续地低买高卖,获得不错的收益。
19· 一个基础的网格交易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步,设定网格区间。所谓的网格,其实就是一个个涨跌幅度的档位,这个档位设置是偏主观的,没有一定之规。通常波动比较大的投资标的,可以设置在10%,波动一般的可以设置为5%,当然你随自己喜好用7%、8%也可以。我们这里用5%来举例。
第二步,根据自己可支配的资金,计算每次买入的金额。同样,这个金额也比较主观,通常,你可以把自己可投入资金分成10份。比如你打算投入十万块,那么每次买入金额就是1万块。
第三步就可以开始交易了。交易的方式是这样的:从你买入的第一笔开始,股价每跌一格,就买入一笔1万块;而每涨一格,就卖出上一个价位买入的相对应的份额。
20· 基础版本的网格交易,价格每下跌一格就买一份,每上涨一格,就把上一格买入的卖出,这样循环往复操作就可以了。
21· 网格交易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有两个:
第一,这个交易方法,可以让我们在震荡市中获得收益。尤其是不少同学可能觉得买完了长期持有实在有点无聊,尤其在市场反反复复不上不下的时候,什么都不干只是持有,总是有点无聊,那么网格交易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
第二,就是它特别“无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旦你把相关参数,比如网格大小、每笔买入金额等等设定好了,再设置好价格提醒,那么接下来的交易就几乎是自动化的了,你可以变身为一个没有感情的买卖机器。
这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有某种体系策略,然后系统性地坚持,就能让我们避免很多不理性的应激反应,长期看对挣钱一定是好事。
22· 网格交易是不适合使用在个股身上的。这个交易方法比较适用于大盘指数。
23· 要想清楚:
使用任何一种投资工具或者策略,到底是想让资产稳健增长,避免太多波动,还是愿意承担更多风险,放大长期受益。
如果你的目标是稳健,那么错过暴涨就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是应该的,这说明你的交易方法起效了,之后大跌的时候很可能你能躲过去。
24· 我们来总结一下网格交易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第一,网格交易比较适合应用在处于宽幅波动和震荡中的投资标的。如果一个产品是单边上涨的牛市或者单边下跌的熊市,就不太适用了。
第二,网格交易适用于“可以见底”的产品品类,比如大盘指数,不太适用于可以不断下跌甚至归零的个股。
第三,网格交易的基础操作方式是:先设定好网格档位区间,然后设定好每笔买入的金额。接下来每跌一格,就买入一笔,每涨一格,就把上一格买入的部分卖出。
第四,如果想利用网格交易获得更高的收益(并愿意承担更多浮亏),可以在跌得更低的位置加大买入金额,或者放大网格的档位。
【策略1-36】
【策略2-37】
【策略3-38】
【策略4-39】
25·做投资很多时候是要躲过难题,而不是非要解决难题。
26· 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也许可能看起来不太公平,但在公司和投资中,专注于解决简单容易的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那些困难的问题,回报高得多。”
【策略5-40】
【策略6-41】
【策略7-42】
27· 如果这只股票跌了50%,我能接受么?我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进阶1-43】
28· 说到家庭理财,你可能也看过很多教学和文章。大家通常都会强调要计算家庭的资产和负债,管理好现金流,预防失业和重大疾病,应该买保险等等……
这些基础知识确实很重要,你也应该逐渐地去学习和掌握。不过这节课,我想来讲一个大家经常会忽视的进阶问题,就是怎样识别自己家庭的主要风险敞口。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消灭风险——这也不可能——而是要去判断我们的风险敞口有没有过于集中,或者自己根本没注意到。
29· 我们应该怎么去识别和管理这样的风险呢?
我来分享一个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一共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按照不同的维度,为自己不同种类的家庭收入和财产寻找相关性。
第二步,对找到的各种相关性进行压力测试。
第三步,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散和对冲。
【进阶2-44】
30· 怎么使用投资顾问,以及应不应该购买他们推荐的产品?
所以如果给你推荐产品的人或者机构,和你的利益并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那么他们的建议就需要打很大的折扣了。所以芒格才说:“永远不要问一个理发师你是不是该理发了。”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我之前推荐过伍治坚老师的《小乌龟投资智慧2》,很值得看。
另外,伍老师还列出了十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投资顾问和你的利益一致性如何。这十个问题是:
1)你从这款理财产品中可以获得多少佣金收入?
2)这款产品的佣金和其他产品相比处于什么水平?你们卖的产品最贵的佣金和最便宜的佣金分别是多少?
3)你自己或者家人有没有购买这款理财产品,为什么?
4)能不能把这个产品的各种费用明细给我列一下?
5)这款产品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6)如果我赚了10%,你们会赚多少?如果我亏了10%,你们会赚或者亏多少?
7)你销售的这款产品是来自于第三方还是关联方?中间有没有利益冲突?
8)你的学历和职业资格是什么?
9)你怎么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储蓄?
10)你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了?之前都卖过哪些产品?
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很有帮助。也许你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每次都这样刨根问底,但重视给你建议的人和你的利益是否一致,不论在投资还是人生中,都是一个需要时刻铭记的原则。
【进阶3-45】
31· 建立自己的投资清单。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他写道:“聪明人怎么会经常犯错呢?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到我让你们做的事情——使用一张检查清单,确保你们掌握了所有的主要模型,并以一种多元的方式使用它们。”
32· 在投资领域里为什么清单会管用呢?我觉得核心有两个原因:
第一,投资这件事需要分析的变量非常之多,远远超出了人脑可以处理的范围。
第二,人不可能始终保持理性,总会受到情绪的支配。所以一个清晰的原则列表与行动指南,会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关键节点,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33· 我们在运用复杂知识的时候会面临的紧张和压力。
如果能有一个简单的工具,帮助我们从不理性的状态中跳脱出来,避免应激反应与鲁莽的决策,聚焦在正确的事情上,我们做任何事的成功概率都会增加很多。
34· NOT TO DO LIST
李录评价芒格的时候就说:“查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做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
课外读物: #
书籍:《股市长线法宝》
公众号:长盈指数投资-ETF 拯救世界
书籍:《将心注入》、《一路向前》,这两本是星巴克的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