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家庭投资课笔记 23~29

011-家庭投资课笔记 23~29 #

发布日期:2022.07.19

一、我们选产品的主要原则

1·来自大基金公司

2·成本费用低廉

3·没有基金经理主动的干扰

4·只是被动地跟踪市场

二、**定投指数基金计划:

如果你能够按照“低位多买,高位少买,极端位置分批卖出”的方式长期自律地定投主流宽基指数基金的话,相信你的收益率会相当不错。

你可以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加大投入,在市场合理的时候坚持投资,慢慢等来了一个牛市……

**三、分散化投资是投资领域里唯一的免费午餐。


学习资料: #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得到APP

从2022年6月13日开始Round3。

计划2022年6月26日之前完成。


我的目标: #

第一,获取投资的正见。包括对市场规律的理解,对股市和各种投资品类的分析,对风险的理解,和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的研究结论与投资方式,等等。

第二,Update我的家庭投资系统,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流程、投资原则等。

第三,追求长期利益,实现投资成功,让家庭财富增值。


学习笔记: #

1· 接下来的三种资产配置方法,是按照预期收益从低到高,预期波动程度从低到高,涉及的资产种类复杂程度也从低到高来排列的,你可以理解成一系列逐步进阶的方法。

第一种:永久组合 第二种:全天候组合 第三种:斯文森组合



永久组合:一个长期稳定、过程顺利的组合 #

2.1 这个组合的发明人叫做哈利·布朗(Harry Browne),是非常有名的投资者。他在1970年代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投资策略,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能保护投资者,让大家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回报,同时又非常简单,哪怕最不懂投资的人也能使用呢?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1987年出版的《为什么最周密的投资计划通常会失败》这本书里,布朗提出了一个叫做“永久组合”(The Permanent Portfolio)的资产配置方法,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组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投资者的喜欢和业界的肯定,而且经过时间的洗礼,永久组合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经典的资产配置方法之一。

2.2 先来介绍一下这个组合是怎么构成的。

永久组合把要投资的资金分成了四等份:25%的股票、25%的国债、25%的现金和25%的黄金

25%的股票负责整体回报,25%的国债会带来稳定收益,而现金和黄金的部分,会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提供保护

2.3 你应该一下就能看出永久组合的精髓在哪里。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永久组合是一个相当平衡的组合,甚至说“中庸”。它的整体思想就是,不追求高回报,但追求长期的稳定以及过程的顺利。

2.4 虽然日常情况下永久组合跑不赢偏重股票的组合,但如果遇上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在别人的投资都跌掉30%、40%的时候,如果你用的是永久组合,你的损失会小很多。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保持很良好的心态,也更容易把投资长期地坚持下去。这也是“永久”这个名字的意义所在。

2.5 永久组合的历史表现怎么样?

我们用25%的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25%的美国十年国债指数基金,25%的黄金指数基金和25%的短期货币市场基金来实现永久组合的配置,计算1973年到2017年这45年的历史回报。得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年化回报:8.15%;

最大回撤:12.42%;

夏普比率:0.50(夏普比率=组合的超额收益/组合的波动程度,也就是投资者每承担一份风险,能拿到多少的超额回报。所以当然是数值越高越好)。

2.6 而相同周期内“60/40”组合的指标是:

年化回报:9.76%;

最大回撤:29.69%;

夏普比率:0.52。

“60/40”组合:60%的股票,40%的国债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组合,这个组合被公认为是最简单,历史上收益和风险也最被广泛接受的组合。可以说任何的资产配置,都是从“60/40”这个极简的配置方法出发的,所以它就变成了业界公认的比较基准之一。

2.7 结论

第一,永久组合的长期回报(8.15%)的确跑输了“60/40”组合(9.76%),落后的幅度基本在每年1%~2%左右。

第二,长期收益率的落后,换来的是过程的极大平稳。如果单纯投资股市,你要面临自己的资产腰斩,跌掉一半的可能性;哪怕是“60/40”组合,最大回撤也有30%。但是永久组合由于有现金和黄金的保护,最大回撤只有12%左右,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

第三,不管是永久组合还是“60/40”组合,都明显提高了投资的夏普比率。所以数字越高越好。也就是说,资产配置的确提高了我们投资的效率和稳定性。

2.8 怎么买永久组合之股票部分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不要轻易选股”,“要尽量降低成本”的原则,很自然就能得出一个答案——我们应该用市面上能找到的正规、可靠、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来代表股票的部分

国内的大型基金公司你可能相对更熟悉,在这里我推荐四家美国目前最大、最可靠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安硕(iShares)、先锋(Vanguard)、道富(State Street)和富达(Fidelity)。它们提供的指数基金产品都非常全面,而且价格低廉,当我们进行一些海外配置的时候,可以优先选。

以下是几个提供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的产品和代码,供你参考:

先锋领航标普500ETF(VOO)

安硕标普500ETF(IVV)

富达标普500指数基金(FXAIX)

2.9 怎么买永久组合之债券部分

债券比较简单,我们一般用美国和中国的国债作为底层资产,由于有国家信用背书,这两种产品都是非常安全的。当然和股票一样,债券的种类非常多,在具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用其他一些债券品种来充当这个部分的底层资产,但是选择要非常谨慎。

2.10 怎么买永久组合之黄金部分

至于黄金,我们有两种操作手段:一种当然是买入实体黄金,另一种更方便的方法是买入和黄金挂钩的基金。像安硕的黄金基金(IAU),道富的黄金基金(GLD),还有瑞士黄金基金(SGOL)都是不错的选择。

2·11 怎么买永久组合之现金部分

至于现金,处理方法是最简单的。如果在国内,我们可以放入活期存款,或者买入期限比较短,比如3—6个月的货币基金;而如果是外币,可以买入各大基金公司提供的美国3个月短期债券基金,或者国债货币市场基金(参考代码:SHV、BIL、VGSH、SCHO 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安全的放置现金的方法,而且可以让你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


3· 永久组合的调整方法

知道这些之后,理论上你就可以开始操作了。但是我还是想跟你强调一点:

我给你的方案就是一个“锚”,实际操作中,如果你学习了新的知识,有了新的想法,或者你对风险、收益有自己的需求,都可以进行调整。

那么我们都能在哪些地方进行调整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具体成分的选择。

比如在选择中国的股票指数基金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沪深300指数,有的人喜欢中证500指数,有的人还希望加入香港恒生指数,甚至中概股指数,这些都是可以的,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更多是自己的判断和偏好。

甚至有一些专业人士,比较喜欢加入行业型的指数基金,比如医疗行业指数基金、消费行业指数基金等等,当然前提是你有专业级的判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还是最推荐成本低廉的涵盖行业最广泛的指数基金。

第二,是地理位置的选择。

之前在课程里我们也介绍过,我们其实很难判断一段时间内哪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涨得更好,所以在投资的地理位置上保持多元分散也是有意义的。

在课程中,我们常用中国和美国的产品来举例,因为这是我们最了解的两个国家,但如果你对其他国家有投资偏好,也可以加进自己的选择。

比如很多基金经理喜欢投资所谓的新兴市场,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或者有的人觉得在漫长的增长停滞之后,日本经济会迎来复苏,所以他们愿意配置一些日经225指数基金——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但前提是,你愿意承担自己判断错误的后果。

第三,直接调整每个资产比例的大小。

比如永久组合是股票、国债、黄金和现金四等分的一个“中庸”的组合,但如果你希望长期回报更高,同时愿意接受多一些的波动,那么自然就可以少投资一点国债和现金,比如把它们加起来的比例降到30%,然后多放在股票上一些。当然如果你更保守,多放国债和现金也是可以的。总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全天候组合:一个在所有经济环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组合 #

4· 不论你持有什么类型的资产,都会有失去绝大部分价值的那一天。

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投资,只持有现金或者国债,通货膨胀也会把这些财富慢慢侵蚀掉。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家人的财富,达里奥就想:能不能创造一个在所有经济环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投资组合呢

这个思想的萌芽,造就了如今达里奥的桥水基金最著名的投资策略之一:全天候投资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

5· 达里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发现对于市场环境,只有两个重大因素需要考虑: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东西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

到现在,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产品仍然是基金主打的产品之一,管理几百亿美元之多,而且表现优秀。尤其在2008年和2018年整体环境不好的时候,都取得了可观的正回报。

但这个策略的所有细节,都是超过1500名员工经过多年打磨和研究得出来的,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盘复制它的方法,而且确实也做不到。

但无法全盘复制,不代表我们没法按照它的思路构建自己的组合。

实际上,达里奥自己就在很多场合给普通投资者推荐过他的“全天候策略”的简化版。

达里奥说,通过这个简化版本的配置,普通人也能达到和桥水基金相近的回报和风险,并能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取得收益。

达里奥亲自推荐的这个简化版全天候组合,它的配置是这样的:

·美国大盘股:18%; ·美国小盘股:3%;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6%; ·新兴市场国家股票:3%; ·十年期美国债券:15%; ·三十年期美国债券:40%; ·大宗商品:7.5%; ·黄金:7.5%。

7· 在这个简化版全天候组合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特点:

1)简化版全天候组合把30%的股票部分进行了细化。

这个组合把股票分配给了美国股票、其他发达国家股票和发展中国家,也就是所谓新兴市场股票三个部分。

之前我们一直在说“资产大类”的概念,指的是股票、债券、地产这些资产的大的分类,而在一个大类里面,我们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子品类,比如全天候组合就使用了经济发展程度的逻辑,在股票下面又分成了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这样做的考虑,是进一步多元分散自己的投资组合。

比如我们之前说过,一个国家短期内的股市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其实很低,既然我们很难猜到哪个国家的股市涨得好,分散就是有意义的。这就是达里奥把股票进行进一步细分作的一个考虑。  

2)比起永久组合,简化版的全天候组合增加了一个大宗商品类的资产。

我们之前介绍过,这类资产往往被认为和通货膨胀挂钩比较多,可以在通胀比较严重的时候给投资组合提供回报。

换种角度也可以理解成,达里奥觉得单独投资黄金还不保险,把一部分的额度分给了大宗商品,来一起控制最大回撤,这是他选择的偏好。

3)如果我们从资产大类来看,全天候组合其实就是30%的股票、55%的政府债券、7.5%的黄金和7.5%的大宗商品。

也就是说,这个配置方案比之前的永久组合更激进一些,股票占比更高。

8· 全天候组合的历史表现

按照一个典型的简化版全天候组合,《全球资产配置》这本书给出了从1973—2013年的历史回报。具体说来,全天候组合的主要指标是:

· 年化回报:9.50%; · 最大回撤:14.59%;
· 波动率:8.24%;
· 夏普比率:0.51。

而我们的比较基准,“60/40”组合相同的指标是:

· 年化回报:9.76%;
· 最大回撤:29.69%;
· 波动率:10.08%;
· 夏普比率:0.52。

我们可以再和永久组合作个比较,它的关键指标是:

· 年化回报:8.15%;
· 最大回撤:12.42%;
· 波动率:6.88%;
· 夏普比率:0.50。

全天候组合与“60/40”组合的回报基本相同,但不管是波动率,也就是收益上上下下的幅度,还是最大回撤都要小得多,毕竟不到15%的回撤程度和30%比起来还是舒服很多的。

当然,永久组合因为有25%现金的存在,波动和回撤都是最小的,但这也是用降低1%~1.5%左右的长期收益率换来的。所以总的来说,达里奥这个简化版的全天候组合表现不错。

9· 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产品来实现“全天候组合”呢?

重申一下我们选产品的主要原则:

来自大基金公司,成本费用低廉,没有基金经理主动的干扰,只是被动地跟踪市场。

相关产品的名称和代码列在了下面,可以作为参考。

以上名称,基本都是按“基金公司名+地理位置+指数信息”的逻辑。比如Schwab US Large-Cap,就是Schwab公司推出的美国(US)大盘股(Large-Cap)指数基金。

至于具体如何界定大盘,基金的收费标准和具体其他信息,都可以在谷歌和公司官网上查到。举例链接:
https://www.schwabfunds.com/public/csim/home/products/exchange_traded_funds/charts.html?symbol=SCHX

另外还要强调的是,每一个品类里我放入的产品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建议你在了解之后再作选择。这里我主要的目的是给你一个可以研究参考的对象。


组合的再平衡 #

10· 构建好组合之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

我构建完这个组合之后,随着市场的变化,比例数字会变动啊。比如对于永久组合,假设几个月之后股票涨了很多,债券跌了很多,黄金和现金没什么变化,那么显然这个组合的比例可能变成了,股票35%、债券15%、现金和黄金各25%。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涉及组合管理与资产配置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这个概念叫做“再平衡”(rebalance)。

所谓的再平衡就是,当你的组合里各种资产的比例随着市场涨跌已经偏离了最初设定的时候,我们要通过操作把它恢复成一开始的比例,有点像把手机或者电脑“一键恢复”成出厂设置。

11· 我们为什么要再平衡?我们什么时候应该作再平衡?

再平衡背后有两个理论依据:

一方面,“均值回归”理论——资产的价格最终都会回归到平均水平。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一个资产涨得比较快,在组合里占比增大,我们对它的预期就是接下来的回报会下降;如果一个资产之前跌了很多,接下来很可能会上升。所以再平衡的过程就是卖出上涨的资产,买入下跌资产的过程,这会带来一些超额收益。

这有一个行为金融学上的原理——大部分人都更喜欢追涨杀跌,所以再平衡也就是在高点卖出,在低点买入,实际上是一个相反的举动,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有一些超额收益。

再平衡的频率,学术界也做过很多研究,最后发现不论是1个月、3个月、6个月还是12个月再平衡一次,差距都不是很大。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每12个月(时间条件)再平衡一次就基本足矣,这样也能降低交易成本。

另外,我们还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程度(幅度条件)来进行再平衡,比如永久组合的四个资产开始各占25%,你可以设定一旦某个资产涨到35%的时候,就把它卖出,然后买入占比最低的资产,对于全天候组合也是一样的。最终,我们可以把这两种再平衡的方法结合起来,达到任何一个条件就进行再平衡,这样就能很好地管理我们的组合了。



斯文森组合:一个能长期支撑你开销的组合 #

12· 我们想做一个投资组合,并希望它的收益能支撑我们的一部分花销,这就对我们的投资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收益不能太低,这样,去掉我们花掉的部分和通货膨胀的部分之后,才能保证本金依然不减少,甚至是增加的,投资可以持续下去;

其次,由于投资期限长,所以一定程度的波动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大幅回撤不能接受。因为如果账面一下亏损太多的话,就很难拿出钱支持花销了。  

发现没有,我们的要求和这些顶级大学是一模一样的。一方面,他们也非常重视保护资金的长期购买力;另一方面,他们对大幅的回撤也非常敏感。

哈佛大学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经历了很沉重的打击,一年亏损了接近30%,基金规模从370亿美元左右直降到260亿美元,整个学校的预算都不得不大幅减少,甚至还得裁员。所以大幅的回撤也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当你有了一些本金积累之后,我们其实可以复制这些顶级私立大学的投资策略,来达到我们的目标。

13·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掌门人大卫·斯文森。 

斯文森从1985年开始掌管耶鲁捐赠基金,那时候基金的规模只有13亿美元。而三十多年之后,斯文森已经把这只基金的规模做到了280多亿美元,平均年回报达到了可观的12%。  

他后来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如今已经被各个大学广泛地采用,像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以及所有你听过名字的顶级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基本都采用了斯文森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他的方法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14· 当年的斯文森是怎么用耶鲁的基金投资的呢?他当时发现了两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是,要想保证长期回报高,整个投资组合一定要偏重于股权,也就是股票。

但这会带来一个我们都知道的问题——波动大。那么有没有一些股权品类,是相对比较稳定,不太随着市场上上下下波动剧烈的呢?

斯文森就找到了这么一个品类——说出来你也很熟悉,就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C、PE和对冲基金。

斯文森这么做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优秀的VC、PE和对冲基金,往往能提供不受市场好坏影响的收益。

15· 但现在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普通投资者没法复制这个方法,因为VC、PE、对冲基金这样的机构,一般是不会对普通投资者开放的。但是,好在斯文森在他的书里,给普通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简化版的耶鲁投资法:

斯文森说,对于个人投资者,他有三个核心的原则和建议:

第一,一个投资组合里应该有6种不完全相同的资产,但总体来说应该以股票为主。因为从长期来看,股票永远是回报最高的选择;

第二,投资者应该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频率来给组合进行再平衡,一般来说一年一次就可以;

第三,市场很难战胜。所以相对个股,投资那些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是很好的选择。

16· 斯文森根据这个思路,推荐了这样的一个资产配置方法——斯文森组合:

·美国大盘股:20% ;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20% ; ·新兴市场国家股票:10% ; ·三十年期美国债券:15% ; ·通胀保护债券:15% ; ·房地产信托基金:20% 。

这个组合比我们之前介绍的组合,要更偏重股票一点,整体分配给股票的部分达到了50%。

另外,斯文森也比较喜欢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这个投资品种。我们前面说过,房地产信托长期收益和股票类似,所以这个组合虽然成分多一些,操作起来也复杂一些,但总体收益就要比之前介绍的两个组合要高一些,当然波动也更大。

17·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从1973年到2013年这个区间,斯文森组合的关键指标上:

· 年化回报:10.16% ; · 最大回撤:41.6% ;
· 波动率:10.68% ;
· 夏普比率:0.46 。

可以看出,这个组合的表现和我们的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同样,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把里面的产品成分进行替换。

18· 可以看出,这个组合的表现和我们的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同样,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把里面的产品成分进行替换。

比如通胀保护债券主要是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所以我们可以去掉,换成其他种类的债券。如果你在中国投资,美国大盘股也可以换成中国大盘股,比如沪深300这种没有人为因素干预的指数。

另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REITs基金: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 (VNQ)

Realty Income(O)

HCP (HCP)

Boston Properties (BXP)

Digital Realty Trust(DLR)

19· 总结

从永久组合到全天候组合,再到斯文森组合,我们讲了三种典型的投资组合,它们的收益逐渐增加,波动逐渐增大,涉及的资产品类复杂程度也是逐渐增高。

但无论是哪种投资策略,都不是定论,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资产配置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好坏,你完全可以针对自己的偏好进行调整,来适应自己的需求。 

比如,如果你完全不在乎风险和回撤,你甚至可以采用巴菲特“资产配置”法,90%的美国标普500指数+10%的现金。作为一个股票的狂热拥趸和全球经济的乐观主义者,巴菲特的资产配置就是几乎全仓股票——只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确实没法做到如他那般洒脱和淡定罢了。  


20· 因子投资

所谓的因子,就是用来解释股票涨跌和表现的各种原因的归纳。

而因子投资,就是利用因子找到更好的投资产品的方法。

21· 尤金·法玛和他的同事研究认为,股票的回报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市场因子(beta)、规模因子(SMB)和价值因子(HML)。

市场的整体回报:也就是每只股票都会随大市上上下下波动带来的回报;
规模:比如小公司的长期回报比大公司更好;
价值因子:说白了就是比较便宜的股票,长期收益比贵的股票好。

22· 那你肯定想知道,现在业界公认的最有效的因子都有哪些呢?总结下来主要有这么六个:

1)规模因子:认为小盘股长期比大盘股回报要高一些;
2)价值因子:认为价格便宜的股票长期要比贵的股票收益高一些;
3)低波动因子:认为总体波动程度比较小的股票,长期比波动大的回报要高一些;
4)红利因子:认为高分红的股票长期会表现更好;
5)质量因子:认为质地比较好的公司的股票,长期回报会更好;
6)动量因子:认为过去一段时间股价表现比较好的股票,接下来表现会更好。

这六大因子,就是目前投资界已经被学者和实战派反复证明了长期有效的投资因子。它们不仅经受住了统计学上的考验,也是很符合商业逻辑的。

23· 你肯定想问,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到底如何利用投资因子,来提高自己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呢?

其实非常简单,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指数基金公司安硕、先锋等,旗下都有费率很低的因子投资指数基金。以下是最大的一些,供你参考。

国际主流因子投资基金列表(来源:etfdb.com):


24· 定投指数基金 #

其实中国的股市指数还是值得投资的,而宽基指数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为什么要“定投”指数基金呢?

这里的定投,指的通常是定期和定量来投资。比如每周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500块钱,然后长期坚持下去,就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比较满意的收益率。

那么“定投”为什么是有效的呢?如果你理解了之前我们课程一直在讲的东西,你自然能总结出来这么几点:

第一,就像我们之前反复说过的,市场是长期向上的,而股权又是长期收益率最好的资产,没有之一。这保证了我们本身基础的收益水平。

第二,投资指数避免了选择个股的风险,不要求我们需要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更加友好。

第三,定投的方式,让我们不用去担心择时的问题。如果股市涨了,我们买起来心情不错。如果股市跌了,我们每一块钱买入的资产实际上更多了,摊低了成本。所以这样既保证了纪律性,又省时省力。

最后,宽基指数基金的成本和费用比起其他主动型基金、行业或者策略基金等等往往是最低的,这一点有多重要我们也不用多说了。

所以,由于这些天然的优势,指数基金的定投的确是符合我们的课程讲过的投资原则的,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广大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方式。

25· 宽基指数

所谓的宽基指数,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的、直接按照规则被动地复制市场表现的股票指数。

比如我们反复提到过的沪深300指数,就是选择沪深上市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可以理解成大盘股;中证500指数,就是中证公司开发的,在剔除掉前3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之后,接下来市值排名前500的公司,也可以理解成中盘股;而创业板指数基本可以理解成小盘股指数。

这几个指数应该是我们最常用,也最容易投资到的宽基指数了。


26· 如何选择指数基金? #

第一,衡量成本和费用

第二,资金规模。也就是一个指数基金产品到底有多少资金买。比如“大成沪深300指数A”这只基金,你可以查到它的规模在20亿人民币左右,这就是比较大的一只基金。规模大,就不会受到各种资金赎回的影响,也不会轻易地被清盘,所以选择起来也更安心一些。一般来说,基金规模在两三亿以上是比较ok的。

第三,跟踪误差。说白了就是,各家基金公司在跟踪同一个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的时候,实操起来会多少有一点差别。因为这涉及每天实际的交易买卖、跟踪频率等等。所以跟踪误差越小,说明基金的管理能力越强。不过对于非常流行的主要指数来说,各家基金公司的水平差距不会太大,可以放心购买。

27· 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基金名字带有A、B、C这样的后缀,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大成沪深300指数A”。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也很简单,ABC类的基金主要是用来区分收费方式的:A类基金指的是“前端收费”,也就是你买的时候申购费就扣除了;而B类基金是“后端收费”,也就是买的时候不扣除申购费,等你赎回的时候再扣除。而C类基金是不设立申购和赎回费的,但是要按日提取一个不算低的销售服务费,所以本质上是服务那些快进快出的短线投资者的,不适合长期投资。

28· 一般的指数基金和ETF的区别

有时候我们也把一般的指数基金叫做场外基金,而ETF叫做场内基金

简单来说,它们之间有这么几个区别:

1)场外基金一般通过银行、网银、投资的网站或者App直接购买,而场内基金,顾名思义,要在证券公司开户,就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

2)也正因为ETF这种场内基金和股票很像,所以你买入的价格就是你买入那个时点的价格,一般每10~15秒刷新一次。而场外基金统一按照当天收盘价结算;

3)两边的交易费率不同。虽然每家情况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场内基金的整体费用会稍低一些。

当然,除此之外,场内场外基金还有一些到账时间、能不能买分级基金的区别,但是相信你也感觉到了,这两种选择区别不算很大。场外基金虽然费用稍高一点点,但是品种比较丰富,而且可以设置定投扣款,省时省力。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


29·市盈率与市净率如何指导我们投资?

看P/E和P/B在历史上的百分位。

市盈率(P/E)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估值指标,它的计算方式就是用公司的整体市值除以公司一年的净利润。比如苹果公司市值 9000 亿美元,每年利润600亿美元,那么市盈率=9000/600=15倍。

怎么理解市盈率的概念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如果你用钱把整个公司买下来,大概多少年之后你的投资能回本。比如你要是花9000亿美元买了苹果公司,在保持600亿美元年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你的投资十五年就能收回来了。

那么一个指数的市盈率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把指数里涵盖的所有公司——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选出来的这300家公司,看做一家很大的公司,然后用它们的总市值除以这300家公司所有的利润,就得出这个指数的市盈率了。

市净率(P/B)代表着公司市值和净资产的比率。所谓的净资产,也叫账面价值,基本可以理解为公司实际能变卖的资产值多少钱,或者说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你可以理解成,有一天这个公司需要破产清算了,它拥有的东西还能卖多少钱。所以对于一个指数来说,它的市净率就是全体公司的市值比上它们总的净资产的比率。

那么对应到指数基金投资上我们怎么做呢?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数字,假设是30%吧。那么当你投资的时候,指数的P/E或者P/B估值处于历史30%的百分位之下的话,你就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原来投资1000块,现在投资1500块,甚至2000块——这个数字主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喜好;

同样,如果当前估值在历史百分位30%~70%之间,你就正常定投;而如果现在市场已经比较贵了,百分位是百分之七八十,那么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减少一定的金额,甚至在市场极端估值情况下,比如屡创市场新高的时候,也就是比历史数据的100%都高的时候,你可以分批卖出,及时地止盈。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你的收益率就会有不小的提高。甚至遇到波动比较大的周期,平均每年收益提高4~5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

(各种主流指数的估值百分位的数据)

定投指数基金计划:如果你能够按照这种“低位多买,高位少买,极端位置分批卖出”的方式长期自律地定投主流宽基指数基金的话,相信你的收益率会相当不错。

你可以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加大投入,在市场合理的时候坚持投资,结果慢慢等来了一个牛市……

30· 定投指数基金的止盈,大原则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分批卖出

**我到底要不要卖呢?

之所以有这个纠结,是因为我们很难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方向,所以有可能你没卖,但是牛市结束了,股价开始回落,你本来的盈利又跌回去了;或者你卖出了,结果牛市才刚刚开始,你错过了后面更长更猛的涨幅。

那这个时候可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采用分批卖出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指标。

所谓的分批卖出,正是承认我们没有能力预测股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承认择时非常难,所以采用一种相对“中庸”的方式来进行止盈。这样操作之后,我们既不会太纠结本来的盈利又跌回去了,也不会太纠结没等到后面的高点再卖,心态上会舒服很多。最终的盈利也会不错。

当然,分批卖出的指标不只是市盈率一种,也有人看P/B、看点位、看自己的目标收益,甚至看技术指标等等。另外,除了相对位置之外,也要看看绝对数字。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31· 在止盈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之前的课程我也说过,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除非你把挣到的钱真的拿去花掉了,否则你还是要把它继续投回市场中,让复利继续奔跑。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是,我们止盈了,把钱拿回来了,然后呢?

**这里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方法。那就是止盈后的盈利再定投。

这个方法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你之前卖出之后,拿回来的钱其实就成了新的本金。那么这时候,你可以继续按照我们之前的逻辑,选择指数基金开始新一轮的定投。

当然,这个时候你的钱更多了,于是可以进行这么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对你原来卖出的那个指数进行加倍的定投。
第二种选择,你可以去寻找一些新的指数投资。

32·分散化投资是投资领域里唯一的免费午餐

什么是免费午餐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投资领域里,波动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个资产如果长期收益比较高,那么它的波动肯定比较大,比如股票;如果波动比较小呢,收益肯定就要差一些,你买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这样。

所以在比较投资产品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一个概念,就是单位波动下你能获得的收益有多少,比这个才有意义。有些学过金融学的同学可能知道,夏普比率就是衡量这个东西的。

那么有没有一个投资方法,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能提高收益呢?没错,就是分散化投资,或者说是资产配置了。

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发现,如果我们能找到相关性比较低的资产,进行多元配置,那么就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提高收益,简直就是个免费午餐。


名词解释: #

1· 因子投资

所谓的因子,就是用来解释股票涨跌和表现的各种原因的归纳。
而因子投资,就是利用因子找到更好的投资产品的方法。

2· 宽基指数

所谓的宽基指数,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的、直接按照规则被动地复制市场表现的股票指数。

3· 场外基金与场内基金

有时候我们也把一般的指数基金叫做场外基金,而ETF叫做场内基金。简单来说,它们之间有这么几个区别:

1)场外基金一般通过银行、网银、投资的网站或者App直接购买,而场内基金,顾名思义,要在证券公司开户,就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
2)也正因为ETF这种场内基金和股票很像,所以你买入的价格就是你买入那个时点的价格,一般每10~15秒刷新一次。而场外基金统一按照当天收盘价结算;
3)两边的交易费率不同。虽然每家情况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场内基金的整体费用会稍低一些。

4· 市盈率

市盈率(P/E)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估值指标,它的计算方式就是用公司的整体市值除以公司一年的净利润。比如苹果公司市值 9000 亿美元,每年利润600亿美元,那么市盈率=9000/600=15倍。

怎么理解市盈率的概念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如果你用钱把整个公司买下来,大概多少年之后你的投资能回本。比如你要是花9000亿美元买了苹果公司,在保持600亿美元年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你的投资十五年就能收回来了。

那么一个指数的市盈率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把指数里涵盖的所有公司——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选出来的这300家公司,看做一家很大的公司,然后用它们的总市值除以这300家公司所有的利润,就得出这个指数的市盈率了。

5·市净率

市净率(P/B)代表着公司市值和净资产的比率。所谓的净资产,也叫账面价值,基本可以理解为公司实际能变卖的资产值多少钱,或者说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你可以理解成,有一天这个公司需要破产清算了,它拥有的东西还能卖多少钱。所以对于一个指数来说,它的市净率就是全体公司的市值比上它们总的净资产的比率。

6·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组合的超额收益/组合的波动程度,也就是投资者每承担一份风险,能拿到多少的超额回报。所以当然是数值越高越好。


课外资料: #

1·书籍:《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2· 公众号:老罗话指数投资